网约房藏险!我们如何用“制度+科技”把未成年人找回来?
发布时间:2025-07-25 阅读次数:

“周末开一间网约房,比去网吧还容易!”


这句在未成年人群体中流传的自嘲,点破了当前“网约房”这种新兴业态在未成年人领域的治理困局。


近年来,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,网约房(又称"互联网+短租")凭借便捷、价格灵活、场景多元等特点迅速渗透市场,但由于监管机制滞后、技术防控不足等问题,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聚集吸烟、酗酒、甚至遭受侵害或实施违法犯罪的高发场景。


1.png


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等专业领域专家对“网约房”犯罪风险治理研究提出了一些观点和治理建议,“如何构建多元合作的风险防控格局,通过技术赋能填补监管空白,在规范治理与业态发展间找到平衡,成为守护未成年人安全的迫切命题”。


1 现状扫描:网约房为何成为未成年人保护"洼地"?


据2025年媒体报道相关案件发现,网约房涉未成年人安全的存在以下共性痛点:


· 未成年人高频入住:部分网约房成为未成年人聚集、实施违法行为的场所;


· 实名登记缺失:经营者未严格落实身份核验,甚至默许"无证入住";


·  平台审核漏洞:部分预订平台对房源资质、入住人身份审核流于形式;


· 监管盲区:网约房业态介于酒店与短租之间,传统监管手段难以覆盖;


这些漏洞不仅让未成年人暴露在安全风险中,更给社会治安埋下隐患。破解这一困局,需要多方合力构建全链条防护体系。


2 破局路径:构建多元合作+技术防控的全方位体系


√ 国家层面:完善法律法规,填补监控空白


在国家层面,筑牢法律防线是治理网约房未成年人保护问题的基础。目前我国尚未出台针对网约房的专门法律,现有规定散见于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等条文,存在监管主体不明确、处罚标准模糊等问题。因此,制定专门的《网约房管理条例》,明确其法律定位、监管职责分工、经营者义务及违法追责标准,成为当务之急。


2025年以来,全国多地已开启地方法律法规探索:3月江苏省公安厅发布《江苏省网约房治安管理规定》,明确 “未成年人入住须由监护人陪同并提前报备”“平台未核验身份将处5万元以上罚款”等刚性条款,从源头遏制 “未成年人单独订房”乱象。与此同时,建立全国统一的网约房登记备案系统,推行“一房一码”管理模式至关重要。


2.png


如在浙江舟山,网约房经多部门严格审查房源、证照、设施并实地核验后,被赋予专属房源码,形成 “一房一码”,实现“房源可追溯、人员可查控”的闭环管理。



√ 行业层面:成立全国性网约房行业协会,推动共治


在法律法规框架下,行业自律是弥补行政监管资源不足的关键。如推动成立全国性网约房行业协会,能通过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、自律公约,引导经营者从“被动合规”转向“主动担责”。同时,建立黑名单制度,对违规经营者实施行业禁入,使其为自身的违法行为付出沉重代价,以此来规范行业秩序。


浙江舟山网约房新业态服务管理实践为行业自律提供了鲜活样本:舟山市、县积极推动并成立网约房管理分会,制订《舟山市旅游协会网约房管理分会规定》和《舟山市网约房管理标准》,以行业契约化、自律化补齐行政监管短板,并创新实行积分制管理,多维度评估晒红黑榜公示等实现网约房全生命周期管理,激发业主自治动力,促进行业自律。


3.png



√ 平台层面:落实“双审核”,强化风险预警


作为连接经营者与消费者的核心环节,预订平台必须扛起 “守门人” 责任,严格落实 “房源资质 + 入住身份”双审核机制。一方面,要对房源资质进行严格审核,确保上线房源符合相关安全、卫生等标准;另一方面,要加强对入住身份的审核,杜绝未成年人单独入住或冒用他人身份入住的情况。


全民认证打造的网约房治安管理系统,构建“智能终端+管理平台+算法模型”网约房一体化管理系统,实现了从登记备案到治安管理、社会共治的全链路闭环,解决了经营备案合规、实人核验入住、治安隐患防控等核心问题。如对未成年人登记入住等进行风险识别、实时预警,基层派出所、社区人员收到预警信息后,第一时间上门核查处置,为社会治安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
04.png

全民认证智能门锁


4.png

▲全民认证手持实人核验机PDA


√ 技术层面:引入智能化风险风控技术


技术是填补监管漏洞的“硬支撑”,通过“硬件升级 + 数据互通 + 场景联动”构建智能化防护网,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未成年人入住信息难掌控的问题。在硬件端,推广具备身份认证与识别能力的智能终端是关键。


全民认证的智能门锁,把具备身份核验能力的芯片封装到智能终端设备中,可以快速解决可信身份核验和实人入住的问题。在系统端,打造 “软硬一体化” 解决方案,实现数据互通和场景联动,智能终端的数据上传至地方网约房管理平台,平台与公安、文旅、住建等部门系统互联互通,形成“经营备案 — 入住登记 — 风险预警 — 应急处置”的场景业务闭环。


5.png


浙江舟山网约房治理新模式,作为新业态网约房服务管理省级示范项目,已通过升级门锁、增设视频监控等技防物防设备等解决“实人认证”难题,并已构建起职责清晰、链条完整、协同紧密的网约房管理职能体系,积极探索了一条“共治+智治+自治”三治融合的多维治理之路。


网约房的未成年人保护,是一场需要“制度锚定、科技护航、众力合围”的系统工程。唯有以法律的刚性划清底线,以算法的智能加固防线,以行业的自律、平台的担当、消费者的守望织密网络,方能让每一次入住都在阳光下完成,让每一间网约房成为安心房,护航未成年人奔赴更辽阔而安全的未来。


注:部分资料内容来源于《“网约房”犯罪风险治理研究》(作者单位: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)